芽笼士乃曾是新加坡的商贸中心,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马来人聚居区之一;这里曾经在 19 世纪后半广泛种植 serai(香茅),这个街区也因此得名,流传至今。

而今竖立于芽笼士乃的翻修店屋、宗教场所及传统餐厅,背后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无限精彩的故事等您发掘。跟随我们一起漫步其中,了解这片聚居地深厚的本地传统与文化。

繁华的集市和传统市场
游客在欣赏芽笼士乃集市的花灯展示

想要品尝传统马来菜肴、开拓全新的美食视野吗?芽笼士乃巴刹堪称新加坡其中一座最大最繁忙的湿巴刹(菜市场),肯定会是您感受本地生活,与本地人交流,尽情探索的一个理想地点。位于湿巴刹二楼的小贩中心,供应各式美味的马来料理,如 asam pedas stingray (马来酸辣酱 “亚叁” 炖黄貂鱼)、beef rendang(用椰奶和香料烹煮而成的干咖喱牛肉)以及 goreng pisang(油炸香蕉)。

或者,您也可在海格路熟食中心 (Haig Road Food Centre) 品尝传统美食。这座小贩中心是芽笼士乃街区最大的熟食中心,供应各种美味佳肴,包括 roti john(马来式煎蛋三明治)和 putu piring(嘟嘟糕,裹着马六甲椰糖内馅的蒸米糕)。Haig Road Putu Piring 店主 Mohamad Hashim 的这一门手艺传承自他的祖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将这道传统甜点推向完美。

如果您游览时恰逢斋戒月,一定要去芽笼士乃集市逛逛。在斋戒月期间,这条繁华的街道上灯火辉煌,您可在这里体验各种节庆活动以及传统和现代的街头美食。像是 vadai(印度豆制油炸食物,形状像甜甜圈)和 mee kuah(红汤辣面)等夜市(pasar malam)经典美食都可在此品尝到。

土地、人民与过去
The Intan 内部

这个邻里街区聚集的不光是人气,还凝聚了故事、传统、历史。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这里的历史,不妨去私人土生文化博物馆 The Intan 看看。这所博物馆是由战后露台私宅改建而成,宅屋主人叶艾明 (Alvin Yapp) 带着重拾祖先传统的儿时梦想,收藏了大量土生华人* 工艺品和文物,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参观须预约,因此请记得提前 报名

想领略传统和宗教建筑的文化爱好者与探索者,可穿过古色古香的店屋和住宅区,绕道到 西瓦兴都教寺庙 (Sri Sivan Temple) 参观。这座寺庙为供奉兴都教万神殿的毁灭之神湿婆而建,原本的寺庙在二战期间受破坏,1993 年迁至现址。

*“土生华人” Peranakan 源自印度尼西亚 / 马来语,意指 “土生土长的人”,主要指海峡殖民地时代南来的华人移民和当地的马来 / 印尼原住民通婚产生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