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爹 (satay) ,是新加坡极受欢迎、适合一大伙人共享的小吃,也是传遍东南亚各地的经典街头美食;不同地区,口味各自精彩。也因此,沙爹也可说是让美食爱好者一窥东南亚区域各种文化特色的一扇橱窗。

沙爹类似于中东的烤肉串 (Kebab) ,可追溯到阿拉伯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东南亚美食。沙爹以竹串代替金属串,且通常会搭配各种蘸酱。

鸡肉、牛肉和羊肉是这种美食中最常用的肉类。而非回教徒也采用猪肉入串。先将肉串好,再以罗望子和高良姜等各种香料调味腌制,最后摆上炭火烧烤,美味就此诞生。

厨师需要紧盯着肉串,一边扇风,一边不停地给肉刷油,让肉油光四溢,香气扑鼻。最终成品呈现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褐色,肉质微微焦酥,完美融合了香味、烟熏味和甜味。

这道小吃在东南亚地区各个不同国家延续了相同的精髓,但是新加坡版本的沙爹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各种蘸酱,反映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渊源。

新加坡式沙爹烤好后上桌时,会搭配一种甜辣花生酱,这种蘸酱一般以烤花生、椰奶和各种香料制成。不同摊位所配的蘸酱各有不同;有些摊位还会在花生酱上淋上些许黄梨汁(菠萝果泥汁,常见于华人海南版本沙爹)或印度尼西亚甜酱油 (kecap manis)。

一道沙爹美食也得配上一颗颗马来蒸饭团(ketupat,经过压缩的米饭)才算完整。这些饭团有时会用编织的椰树叶包裹着。

最后还会加上几片黄瓜和洋葱片,供食客解腻。

新加坡沙爹的历史

过去,沙爹多数由华人、马来人和印度回教徒在手推车和临时的路边流动小摊档售卖。这些身穿白色背心、手中总是不离一把煽火葵扇、肩扛着便携式炭火烤架的沙爹摊贩,是人们口中的 “沙爹佬” (Satay Man),其经典形象一直到 20 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为止,是小岛街头上一抹熟悉的风景。

只是时过境迁,今时今日,沙爹早已走进全岛各地的熟食中心和食阁,成了新加坡充满活力的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供应这道美食的热门熟食中心和小吃店包括直落亚逸巴刹(Telok Ayer Market,俗称老巴刹)和旧机场路熟食中心 (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

尽管有些摊位让顾客单点几支沙爹,但通常以一打十二支来售卖。您可以像本地人一样,和家人朋友一起大快朵颐,尽情享用这种经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