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庙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历史爱好者和对东方文化怀着好奇心的游客一定要来此一游。

图片来源:Joel Chua DY
您可能不知道,19 世纪时,直落亚逸街 (Telok Ayer Street) 曾经面朝海滩和大海。早年城市规划部门在此填土造地,把新加坡市区向南延伸。华人聚居的牛车水 (唐人街) 也从此处向内扩张。
尽管一直在不断填土造地,但天福宫(或 "妈祖宫")依然矗立在街头时尚酒吧和餐馆之间,以夺目的方式提醒着人们牛车水的起源。
感恩

图片来源:Joel Chua DY
在慈善家陈笃生 (Tan Tock Seng) 等闽帮领袖的鼎力支持下,建于 1839 年的天福宫已成为新加坡最古老的 华人寺庙。
早期的华人移民有感于 “海之女神” 妈祖保佑他们顺利渡过了波涛浩瀚的南中国海,于是到天福宫酬谢神恩。
这座寺庙甚至引起了清朝光绪皇帝的注意。光绪皇帝在 1907 年为天福宫题写了 “波靖南溟”(意为 “南海风平浪静”)匾牌。这块匾牌目前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永久展出。
华丽图案
天福宫的建筑彰显中国南方的传统风格。
雕梁画栋、龙凤神灵雕像和屋脊上的彩色碎陶瓷装饰均为福建的装饰风格,十分醒目。
令人惊叹的是,天福宫的原始结构中并未使用任何钉子。目前,天福宫已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由新加坡福建会馆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管理。